Tag: 交通資訊

曼谷MRT地鐵藍色延長線帶來投資新機會

(攝于去年:MRT 藍色線 Tao Poon 站上來來往往的通勤者們) 從開始建設到現在過去九年時間,MRT 地鐵藍色延長線的初次試運營終於敲定準確時間。 延長線的落成將使MRT 藍色線成為曼谷的第一條環線,使得曼谷的交通更加便利,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現在,MRT 藍色線已經成為曼谷第二重要的交通線,承載著每週350,000人次的客流量。

CBRE(世邦魏理仕)泰國分部堅信乘客人數將會隨著地鐵線的不斷延伸和更多建設在整個交通系統中的參與度而上升。 去年,曼谷捷運購買了35節車廂,而這筆投資也將參與到地鐵藍色延長線的建設當中,最終藍色線的車廂總數將從19節增長到54節。2019年年底,4節新車廂將會首先投入使用,將新开通的 Hua Lamphong 至 Lak Song站客流量提升至每週超40萬人次。而第二條從Tao Poon到Tha Phra站的延長線在2020年開通後預計將添加8節車廂,客流量更能達到每週60萬之多。...

1385 views

空鐵生力軍!叻拋路8月11日開站

空鐵BTS素坤逸線南向8站,由曼谷進入北欖府市區路段去年底通車,而往北的叻拋站也要於8月11日開站,在素坤逸線營運近20年後,摩七站終於不再是北向終點站。 叻拋區居民4年多的交通黑暗期,在8日的通車測試後即將獲得解脫。曼谷大眾運輸系統公司(BTSC)宣布,素坤逸線「五岔路口叻拋站(Ha Yaek Lat Phrao)」訂於下個月11日開站。此外,在官方正式票價出爐前,搭車前往該站免費。 該公司主任素拉蓬(Surapong Laoha-unya)表示,北向延長線計有16站、總長19公里,全數完工後,盼能有效紓解摩七站平均每天高達8萬人次的旅客量,也能讓持續增加的北部郊區居民通勤更便利。 至於民眾最關心的票價,由於公司還在與市府協商中,正式公布前,摩七到叻拋站搭車將免收費。 叻拋開站後,市府表示到年底前還有4站會陸續開通,能一路搭乘BTS到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站;其餘的11站預計在2020年前通車。 曼谷交通建設近期好消息不斷,泰國大眾捷運局(Mass Rapid Transit Authority)日前也宣布,行經唐人街至湄南河的地鐵MRT藍色延長線,將於下個月開始試營運,且試營運期間搭車同樣免費。 (圖文源:泰國世界日報)

3890 views

【實用資訊】曼谷觀光人潮湧入 水陸交通工具選擇多

  泰國首都曼谷曾獲選全球旅遊最佳城市,隨著愈來愈多人湧入市區和車輛不斷增加,市區部分路段經常塞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應運而生,紓解惱人的交通問題。   泰國首都曼谷約有800萬人口,車輛大約有1000萬部。塞車可能是許多觀光客對曼谷的第一印象,從離開廊曼或蘇凡納布兩大國際機場進入市區途中常會遇到長長的車潮。 曼谷的道路建設趕不上車輛增加速度,加上軌道交通建設太晚起步,至今有5條捷運(分成地下與空中兩大系統)和傳統火車服務,曼谷比較特別的交通工具還包括九人座、嘟嘟車、計程機車、雙條車、運河船和交通船,與其他一般城市所擁有的公車、計程車等。 曼谷地區的大馬路有著許多又深又長巷子,一般公車無法進入,民眾出門除了私家車外,可以搭乘雙條車、計程摩托車、嘟嘟車。這種巷弄接駁車一般都有固定價格,視距離而定大約7到30泰銖,其中以貨車改裝的雙條車最方便,幾乎隨招隨停。 計程機車是以短程接送為主,一群機車族組成,穿著橘色或紫色背心,在巷口或路口攬客。由於曼谷一年四季炎熱,走幾步路就汗流浹背,這種收費機車族機動性佳,可迅速在車陣中移動,搭載乘客到捷運站或辦公大樓等目的地,是許多上班族的最愛。 至於嘟嘟車是曼谷的特色交通工具之一,但也惡名在外,計費毫無標準,必須議價,在部分觀光景點經常把旅客當肥羊宰。 小巴士或麵包車,是曼谷地區另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過去許多國際旅客抵達曼谷後要去外省的觀光景點都會到勝利紀念碑旁的轉運站搭乘,數量和路線之多也影響當地交通,但已在去年10月25日分散到曼谷的東、北、南三處巴士站。 改裝成14人座的小巴士,也有其他營運路線,像是捷運莫奇站到展覽中心(IMPACT)或蘭實區,或者下班時間在辦公商業區的捷運線附近都有到市郊的小巴士,價格合理,坐滿就開,中途可以下車,是上班族通勤的好幫手,依路程遠近收費45-60泰銖。不過近期泰國政府開始整頓,原因是新年假期發生多起事故,造成嚴重傷亡,預計2019年就會被20人座的小巴士取代。 在曼谷搭計程車有幾個須注意的事項,要先問司機是否願意載你去目的地,如果答案肯定再上車,除語言溝通是問題之外,曼谷的計程車常遭乘客投訴,包括拒載短程、繞遠路或者不按表收費等,也有仲介乘客到黑心餐廳、情色場所或者購物店。 軌道運輸部分,來曼谷的觀光客最熟悉的是高架捷運和地下鐵及機場捷運,不過這3種捷運的票證並不互通,因此在一些大站買票往往要排隊等候許久,泰國政府有意推動一卡通用的政策頻頻跳票,最新的實施時間預定在今年4月。 另一種軌道運輸是曼谷的火車,也是許多國際背包客經常利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主要是便宜,但耗費的時間長,且不太準時。從廊曼機場到曼谷火車站(華南蓬站)只要5泰銖,到大城約20泰銖,有空調的價格會比較高一些。 若問到曼谷上班族最頭痛的交通問題,他們多半會回答在上下班時間遇到下大雨,因為雨季時雨下得急又猛,會造成嚴重積水。有一回清晨4時半開始下豪雨,大雨下了3小時,當天有不少上班族中午12時左右才進到辦公室,原因是多數住在郊區的通勤族需要2-4種交通工具才能到達上班地點,只要一積水交通就打結,困住許多通勤人。 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的曼谷,早期以水路運輸為主,之後泰國引進西方文明,並發展汽車工業,便把運河陸續填平成為道路,至今曼谷市僅剩一條運河在載客,湄南河的交通船是觀光客前往大皇宮、黎明寺、臥佛寺或中國城等景點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不會塞車,吹著徐徐河風也非常舒適,沿河而上最遠可達暖武里省的陶瓷島。 (文/圖自泰國世界日報)